一早,一位醫師好朋友轉來一篇很真實的文章,他說:「我們是外傷醫師,病人摔得頭破鮮血直流,難道要先篩檢不是陽性才急救嗎?陽性就不用急救嗎?」,他還說:「十七年前抗SARS時,他籌建戶外急診室時,遺書早就寫好了。」
這就是我們台灣優質的醫護人員。
事實上,當疫情發生後,不論急診科還是婦產科,身處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無時無刻都在盡心盡力,在明知病患有疫情風險的情況下,他們仍會想盡辦法因應狀況,而不會斷然拒絕醫治。
猶記得921大地震發生時,因為是在中秋節前夕、天氣很冷,民眾自動自發把禦寒衣物、睡袋甚至嬰兒奶粉(擔心買不到)通通送到南投,讓當時的救災指揮中心到處都堆滿物資,我們甚至還必須額外分配人力來管理。
亦如這次幫我做客制化「免疫杯」的店家,我只是和他訂幾個杯子,但他立即就想到,南部的機車騎士在冬季時,習慣在醫用口罩外加上布口罩保暖,因此自發性地在上面加印字樣後送給我(照片附在留言區)。
台灣社會真的很溫暖,當社會出現共同危難時,島嶼上的每一份子都會很想盡份心力,也不求任何回報。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life/20210118/MEK2WAF6IBEKHJVDT5MKVEPQZ4/